星期日明報。講我的家,粉嶺。♥ Clara Chan
好同學好朋友來訪問吳蚊,當日兩個人真係當正自己郊遊咁。好開心!
是啊,粉嶺是城中一點綠光。
前主播吳蚊蚊,四年來一個女子在外「旅活」,不過香港仍是她的家,說好在自己住的是粉嶺,不是上水。
街知巷聞﹕粉嶺 回家的路
(全文見: http://news.mingpao.com/20140302/uaf1.htm )
早在新一輪移民潮出現前,四年前,蚊蚊已開始逃出香港——先是四川、西藏、東北,然後回港工作幾個月,再次頂唔順,於是出走雲南,後來還到了尼泊爾、印度,最近旅活的地方,是台灣。她稱之為「旅活」,是因為她覺得旅行不止增廣見聞、吃喝玩樂,還有的是生活。我問她,在香港無法生活嗎?「好在我住的是粉嶺,否則我真的可能不會回來。」
蚊蚊小時住在上水,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的上水。這天我們相約在上水,在等候她的時間,我在車站附近的彩園逛了一圈,人們說上水擠擁,在這商場我倒沒這體驗。可原來只是我沒找對了地方。商場玻璃門外,彩園的平台,人多得像個墟,又像內地車站的候車室,人人身旁有個大型行李篋,要不俯身在收拾,要不站等貨到。屋的平台被陌生的異鄉人佔據,我無法想像居民究竟是如何適應過來,踏出家門,滿目雜亂。
蚊蚊帶我去找她唯一認得的車仔麵檔。我們一邊走,走到麵檔所在的街上,一時間卻找不到。在這個變化速度或許比銅鑼灣還快的上水,店舖突然消失是常態,在差不多要絕望的一刻,又居然讓我們找到了它。「若連成記都無埋,我真的再認不出上水了。」蚊蚊一出生就住在上水,在這裏上幼稚園、小學,往時常光顧的店,全都搬了結業了,只餘下這麵檔,和小學遺址。
「好在我長大後就搬到了粉嶺,否則我真的未必會回來。」她無法接受上水的生活,「一落街就是人,行兩步就被人堵住前路,不停說『唔該借借』才可以迫到去火車站;回家在上水站落車,車上已夠迫人,落了車仲迫人,一定會癲」。她說,粉嶺也有變化,「在香港沒一個地方可以倖免」,但變化的速度,相比起上水,該算是速。